回到首頁

這才是心理學

Image

以科學實證的方法破除一些社會大眾深信但錯誤的迷思,是現代人必讀的書。

根據《這才是心理學!》作者史坦諾維奇的說法,大多數心理學的研究不受正視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「非」心理學的說法。心理學不但不受重視,甚至未得到應有的尊重。心理學研究其實被廣泛應用(189、191頁),但眾人不知這些是心理學的貢獻,包括幾位由心理學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,甚少人知道他們心理學的背景(30、313頁)。問題出在哪?
作者有一些反省。一方面可能是在心理學歷史裡,一些很有份量的論述無法被證偽(62、298頁),但卻已是西方文化的一部份,如佛洛伊德理論(如第二、十二章)。一部份是美國心理學會分了55組(34頁,書中寫53組)。支會的多樣化,「很難找到心理學沒有含納的領域」(32頁),心理學也就分歧了,更無法由此整理出一個「心理學」圖像(第一章)。心理學變得模糊,甚至可以併入各學科而消失(36、38頁)。只是由書中章節篇數來說,作者顯然認為最大問題在「人的思考」,是人把心理學想錯了。當然,身為心理學家,史坦諾維奇對人在哪些方面思考錯誤,有清楚交代(第二至十一章)。
本書原文書名叫「如何把心理學想清楚」,就是為匡正社會大眾對心理學的誤判。作者以問答的方式論述「什麼是心理學」,企圖力挽狂瀾。文中常用「有人認為」或「有人錯誤認為」為起點,接著提出「心理學」的研究加以辨證。讀者不只讀到作者的思辯,更是在接受思辯訓練。這就是書名的主張:除了學習心理學的內容,還要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(中文書名副標)。作者非常希望社會大眾有這樣的批判分析能力。
心理學家很清楚人思考上的弱點。研究指出人有偏見,包括對統計數字的解釋、以偏(個案)概全的謬誤,以及對物理、化學、數學有「誤念」(172頁)等等。也就是心理學家布魯納(Jerome Bruner)所說,「人」有推理錯誤的傾向,當然包括人對心理學有誤會。而誤會、偏見來自個人的既有知識。沒錯。每個人有自己的經驗和聽來的經驗,並用來處理所面對的問題。因此不管統計數字怎麼說、證據如何可靠,只要一句:我的鄰居、我的孩子怎麼樣,就忽略甚至推翻所謂的證據(如第四、十一章)。對一般人的推理狀況,心理學家不是很樂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