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

篆刻學

Image

論述篆字、璽印由來及種類,並對入印篆字之執筆、章法、刀法、甚至款識等均有精闢的敘述,且全書以小楷書寫,書法精美。

我國篆刻藝術的歷史,是承受著古代璽印的藝術因素,逐步與文學及其它藝術引結合的歷史。

元代吾丘衍提倡漢印的敦樸為文人篆刻的發軔;趙孟俯創圓朱文印為宋元印回歸漢魏質樸的契機;王冕作“會稽佳山水”印,以“山水”為題材,開了詞句即文學因素的先河。

明代以還,文人篆刻的創作概括起來是,沿著兩條創作思路而向前發展︰一條是沿著吾丘衍、趙孟俯的“漢印”“圓朱文印”以姓名、齋館名為主要內容,服務于書畫鑒賞需要而創作另一條是沿著王冕的“會稽佳山水”印,大力發展詞句印,言志抒情,並創造了漢印的寫意創作這兩條創作思路並駕齊驅,但不是等量齊觀。詞句印是篆刻藝術不斷向前發展的主要推動力。由于詞句印的言志抒情,使它的印面呈現出濃厚的文學光彩,由此而帶出了邊款文學,充分表現出篆刻藝術與文學及其它藝術引結合的創作思維。以這兩條基本思路為起點,不斷加以變化,愈變愈化,直到晚清,形式更多,內容更為豐富,達到了藝術的高峰。由此,篆刻藝術逐步從附屬于書畫的地位解脫出來,成為一門獨立欣賞的藝術。中國篆刻學之所以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學科是有它獨具的特點的。它不是古璽印的草擬與重復,也不是只有技法的研承,而是以文學創作的藝術思維去拓展篆刻藝術,這是以前許多篆刻家所遺下的創作經驗和精神財富。基于這樣的認識,所以本書著重寫的是篆刻藝術創作思想,而不是一般篆刻知識的介紹或是技法的傳授。

時代不斷向前推進,篆刻藝術應隨時代而發展。先賢們所積累的篆刻藝術的“深入”,必須與時代所要求的“淺出”相適應。就是:傳統必須繼承,而表現的文字內容和形式必須適應于現代的淺出表達。“深入”須“淺出”,“淺出”要“深入”,這是當前篆刻藝術在前進中的重要課題。只有把“深入”與“淺出”結合一起,篆刻藝術才能得到更新的發展。這是本書寫作的意向。